Oriental Daily

文化人的讀家記憶

《一張紙鋪開的人類文明史》作者埃利克奧森納(Erik Orsenna)在書中提到,「紙是一個宇宙,如果不去看它,又怎麼理解我們這個星球?」紙是人類最為倚重的傳統知識載體,在文明的發展歷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文化的傳播、理念的傳揚、歷史的傳承,都與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。作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,紙的出現為人類精神及思想的延伸提供了媒介。

然而科技產品的出現,讓紙不再如過去那般重要。人們用短訊或電子郵件溝通的頻率遠超於手寫信件,得到知識及資訊的管道也從紙質刊物變成了社交媒體和電子書。今天找來了兩位與紙相關的80後——雜誌圖書館「縵閱思維」(Mano Thinking)館長何勁舉,以及季風帶書店創辦人林韋地,談談他們與紙的獨有記憶。

觸紙興懷 實際體驗難替代

何勁舉分享道:「我個人和紙之間印象最深刻的事,首先想到的是賀卡。我曾經自製了400張賀卡,寫上祝福語和剪貼後送給朋友。在畢業後的20年,朋友拍了那張賀卡給我,讓我頗有感觸。雖然我不記得當時寫了什麼,但能夠深深地感受到我的祝福透過紙卡的傳遞。」林韋地表示自己也會保存手寫信件,這種親筆留下的溫度,是短訊無法取代的。

紙的觸感是獨特的,林韋地說:「以報紙為例,手持大版對開的實體物和透過平板電腦閱讀,前者可以看到精美的排版,也能摸到紙的觸感。我們不可能拿著和報紙一樣尺寸的平板閱讀,這種實際體驗是無法被替代的。」

何勁舉則認為紙有著觸物興懷的魅力,泛黃的紙幣、有蛀書蟲痕跡的書籍,都是時代的證明。「友人曾送我出生年份時出版的《讀者文摘》,當年所發生的事不在我的認知範圍內,但摸到實物的時候就產生了某種連結。你可以知道當代採用的紙質、圖文的排版、感受翻閱的觸覺;試想想,12本實體書擺在眼前和在電腦上分門別類歸檔好的電子檔案、實際送一本書和分享網站鏈接,哪一種更能觸動人心?」

時代的變遷,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;從前坐在茶室的老伯、搭地鐵的上班族,手上拿著的刊物如今已被科技產品取代。正當實體刊物看似走向沒落之際,有一群人在數碼化時代堅持與紙為伍,出版及分享實體讀物。究竟紙質刊物的回暖只是為了情懷,還是作為傳播的媒介,印刷刊物自有存在的必要性和無法被科技取代的價值?

——何勁舉

國內財經

zh-my

2021-04-16T07:00:00.0000000Z

2021-04-16T07:00:00.0000000Z

https://orientaldailynews.pressreader.com/article/282299617995021

INACTIVE Oriental Daily News